五年级它不仅是小学教育的关键时期,更是孩子们心智成熟、兴趣培养、习惯养成的黄金阶段。班主任工作计划有助于确立班级的共同目标,如学习成绩提升、班级纪律改善、班级文化建设等,这些目标能够指引班级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新学期已然开启,本学期依据学校总体工作计划,结合本班实际状况,特制定如下班主任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为引领,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目标,围绕学校主题教育活动,着力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为核心内容,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精心上好每一堂课,规范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开展丰富多彩且富有意义的少先队活动,切实有效地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探索班级工作的新特色。
二、本班学生现状分析
五年级共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2人。学生来自周边各个村落,在个性、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具体情况如下:
品德方面:
本班学生热爱学校、班集体,团结进取、思想端正、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热爱劳动。能够依照《小学生守则》规范自己的言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学生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纪律观念淡薄等现象,可通过集体教育加以转化。
学习方面:
本班学生热爱学习,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专心听讲,发言积极踊跃,作业美观大方。但个别学生学习习惯欠佳,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听讲,需要进行个别辅导与特别关注。总体而言,班内学生的学习水平较为整齐,但容易浮躁,需在认真与扎实方面持续培养。
身体素质:
本班大多数学生体质较好,热衷于体育活动;少数学生体质较弱,易患感冒等传染性疾病。学生平时体育锻炼较少,需加强体育锻炼。
班级形成情况:
班内学生来自农村,家长均为农民。家长能支持老师工作,但对家庭教育重视不足,期望与教师积极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
班级特点:
本班学生爱学习、守纪律。男生活泼好动、爱表现;女生文静可爱、不喜张扬。总体来说,班级特点较为稳定,但稳中有活力。
三、常规管理措施
1.学习方面:为营造学生间“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风气,同时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以下措施:
-建立健全评比制度,班级设立全方位量化评比栏,命名为“我最棒!”。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色即可随时加分,如此一来,学生一学期的整体表现情况一目了然。此外,班级还将定期评选“优秀小组”,对每个小组的学习、纪律、卫生状况进行评比,鼓励学生团结协作,培养集体荣誉感。
-组建本班的“学习小组”,前后位四个同学为一组,选出小组组长。“学习小组”中的四位同学要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方能取得优异成绩。这一方法既培养了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精神,也是转化后进生的有效途径。四人小组的组长并非终身制,而是竞争上岗,谁的奖章多谁就担任,若下一次评比中有人超越了组长,便可取而代之,这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2.文明行为方面:为进一步规范学生行为,让学生的日常行为也参与评比,具体做法如下:
-学生在到校、课堂上、课间、两操、放学等方面表现良好则发奖卡,表现不佳则适当减奖卡,由每组的组长负责记录。
-定期对学生进行“十个道德行为”教育。
-借助“优秀小组”的评比,要求小组中的每一位组员都要规范自身行为,齐心协力才能成为“优秀小组”。
3.卫生方面:经过四年半的锻炼,学生能够打扫卫生,但不够认真仔细,为此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进一步对卫生小组长进行培训,指导他们如何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增强小组意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卫生委员和每天的环境小卫士分工明确,将教室内外检查整理干净,对卫生习惯不良的同学提出警告并做好记录。若有重大问题及时向老师汇报。
-利用上午间操时间,由卫生委员检查个人卫生。
-综合各方面表现,结合卫生委员的记录,每周评选一次“卫生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