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极引领,进一步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强化责任意识。
2、精细过程管理,向管理要质量,打造高效课堂,增强效益意识。
3、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切实加强信息技术在工作和教学中的渗透和应用。
4、倡导团结协作、互帮互学、严谨扎实的作风,培养合作意识。
5、积极研究在素质教育下,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学质量的办法。
6、重点服务初三,确保在20xx年中考取得佳绩。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过程管理,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1、完善考勤制度。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常规管理水平,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良好运行,本着严格考勤制度,宽严适度,人性化管理的原则,重新修订并完善了《xx中学考勤制度》。
细化了考勤管理的细节,以激励全体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2、加强常规管理。
本学期,教务处为强化教学常规的落实与检查,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商议提高常规管理的策略。
分别从研备活动、专业发展、教案、作业、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管理等方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检查标准。
教师常规教学做到有制度可依,有标准参照。
3、规范学籍管理。
严格执行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抓好学生档案、转学、退学、休学、毕业的相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按上级要求,及时上传上报相关表册或数据,使学籍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二)强化教学管理,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益
加强和优化教学过程管理,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要根据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研究,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做到精细化管理。
1、“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确立科学的质量观,关注学生的心智成长,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承认和正视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性,有效开展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确保全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防止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局外人”、被“边缘化”,牢固确立促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积极、充分、主动发展的教学价值取向和教学质量观。
2、切实抓好研备活动。
研备活动即教学研究与集体备课相结合。
各任课教师要在理解教学目标,把握教材,了解学生,结合本学科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备课。
重视对教材的分析和挖掘,加强对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研究,注重学科思想的渗透和方法规律的总结。
对不同层次学生定位准确,分层要求,切实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备课要符合本班实际,有一定实用价值。
严禁无教案上课,青年教师要求详案,并要写好教学后思。
落实抓好“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个人的二次备课”,完善既统一要求又凸显个性特色的备课反思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