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展目标性学习活动。让每位同学为自己合理定位,树立榜样和竞争对手,为学生创造竞争机会,提供自我展现的舞台,并督促他们完成自我超越。
- 关注中间层学生的正常发展。中等生是班级学生的主体,优等生起点较高,中等生大多踏实、上进,以他们为主体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相对容易。
- 严要求、高标准,促优更优。抓好优等生的学习工作,督促他们向更高目标迈进。
7. 卫生是形象,是窗口,做好卫生工作,学生是关键。将学生按住址划分为若干小组,责任落实到组到人,实行一定的奖惩制度,由卫生委员全面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
未尽事宜将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安排。
1. 强化学习。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常规管理分项说明》以及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让制度深入学生心中,指导学生行为习惯。本班有部分学生尤其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因为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
2. 强化学生干部职能。进一步明确班干部职责,明确分工,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加强对干部工作能力和方法的指导,让每位干部充分发挥工作潜能,最大限度地为班级服务、为同学服务、为老师分忧;培养干部的正义和正气,让正能量充满班级。班上几位值班干部中除个别表现较好外,其他都有待提高。本学期伊始就与这部分班干部谈话,要求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3.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及时更新班级文化布置。将获得学习成绩优秀奖的同学、每月之星和进步之星及时公布上墙;后续及时更新。建设环境文化,做到窗明几净,桌椅物品摆放整齐;重点建设思想文化,让刻苦、勤奋、进取、团结、勤俭、节约、互助、友爱、宽恕等精神和品质在班级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特别是卫生方面,有几位学生保洁意识较差,本学期要开展这方面的评比活动,督促这几个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上课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养成动脑思考的习惯,而非机械僵化地听。读书要求学生放开声音。作业要求书写工整、按时完成。本学期要大力整治抄袭现象,提高作业正确率。课前要求学生及时预习,课后要求学生认真复习,每天复习当天所学内容,当天的学习任务当天完成。周六、周日复习本周所学内容,扎实打好基础。
5. 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考评。继续开展“每周之星”和“优秀团队”评定工作。认真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相应的量化考核表,对每个学生每天的表现及时记载,并张榜公布,同时做好常规管理考核工作,一周一小结,一周一评比。一月评定一次,学期总评。评定结果与评选各种荣誉称号挂钩,并作为操行等第评定的主要依据。大力弘扬先进,让每个同学按照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学生针对评定结果认真反思,并加以改进。建立行为规范监督岗,采取盯班盯人的方式,对同学的行为规范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
6. 给予学生更多关爱。作为班主任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坚持每天找一位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给予他们关爱。特别是对那些问题学生,要关怀备至。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帮助,让他们始终保持学习的信心。对学生要及时鼓励,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
7. 加强家校联系。保持电话联系不断,经常进行家访。让家长了解学校、班级和学生,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8. 加强后进生转化工作。本班有几位学生并非不能学习,而是态度不够端正。本学期要在思想上多了解他们,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学习上多帮助他们,不良习惯上多纠正他们。对他们多一些言语鼓励,多给予一些关注。力求通过真心、细致的工作使他们取得长足进步。
总之,本学期要真抓实干,力求做好每一项工作。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若干人,其中男生若干人,女生若干人。总体来看,我班学生男女生人数相差不大,但部分男生存在厌学现象,学习目的不明确,自觉性较差,课堂纪律涣散。全班在某些方面,如团结协作、展现勇气、敢于创新等方面仍有待锻炼和培养。
二、工作目标
我们班的班集体建设主题:“优秀是一种习惯”,这句话出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我们的一言一行皆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有的人养成了良好习惯,有的人则养成了不良习惯。所以,我们从现在起要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让我们的优秀行为成为自然,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
我们班的班集体建设目标:学习勤奋有上进心,言行文明有感恩心,做事勤恳有责任心,做人踏实有自信心。
据此,全体同学都应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建立一支进取心强、能力突出的班干部队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弘扬正气,逐步形成守纪、进取、勤奋的班风,构建一个团结、向上、文明的集体。
三、具体措施
贯彻“德育为先,以人为本”的方针,切实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
1.抓好班级日常规范管理,实施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制定“班级量化管理”评定细则。
2.提升宣传栏、墙报质量,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
3.通过各种校会、班会、晨会,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4.通过学校和班级的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自信心和主人翁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5.结合常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学习小组,开展竞争活动,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定期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6.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