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按当月累计完成。
(2)长效避孕措施措施到位。
(3)避孕药具按要求及时发放。
(4)孕产妇(含流动人口)孕情及孕期健康管理到位。
(5)开展生殖健康服务。
5、利益导向。
(1)奖扶对象按程序确认并及时准确审核上报,确保奖扶金准确落实到位。
(2)做好相关奖扶对象的年审和退出工作。
(3)农村奖扶及时率达到90%以上、准确率达到100%。
(4)手术并发症家庭利益导向政策落实到位。
(5)落实法律法规有关计划生育其他奖励优惠内容。
6、依法管理。
(1)社会抚养费征收注重社会抚养费征缴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考核立案率、征收到位率,征收程序合法,定性、标准准确,电话录入及时准确,征收金额准确,资金及时上解,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使用规范。
(2)落实一孩、二孩生育证登记制度,方便群众办事。
(3)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计划生育证明出具和生育证办理等按规定依法依规办理,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
(4)病残儿医学鉴定管理规范。
(5)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服务与管理规范。
(6)对影响较大的违法行政行为或行政不作为行为实行倒扣分,直至“一票否决”。
7、流动人口。
(1)加强全员流动人口信息管理。
采集、提交率90%以上,反馈及时率100%,协查管理服务。
积极为流入人口办理生育服务登记。
(2)开展流动人计划生育区域协作。
(3)开展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包括宣传倡导、避孕节育、生殖健康、优生优育、奖励优待、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重点人群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病管理等服务落实到位。
8、信息管理。
(1)全员人口数据出生、妊娠及避孕节育措施及社会抚养费征收信息上报及时、准确,出生数据没有瞒报、漏报现象。
(2)医疗服务机构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及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等信息通报及时、准确。
(3)网格化建设和应用情况。
进一步完善计生网格化基本信息,三维关联,并使用网格化信息系统开展人口计生工作。
9、基层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