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强调课间文明休息,教育学生不在教室、过道追逐打闹;有秩序地进出教室;没有老师允许不随便上教学楼;不攀爬篮球杆等危险高处;不可从高处随便跳下。
4.不能带刀或其他尖锐器物等危险物品到学校,使用刀、剪等用具必须有家长或老师的陪同。
5.上体育课或课间休息时要避免运动受伤,在运动或游戏时,教育学生注意规则,按顺序进行,避免碰撞;不做危险性游戏。
6.教育学生不在校园内外玩水、玩火。
7.教育学生同学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文明相处。
8.凡大扫除、劳动课,老师都应亲自在场,督促学生注意安全。
此外,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随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让学生在安全愉悦的校园环境中学习,让家长放心,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新学年,我被任命为高一班主任,这对高一新生而言无疑是一次重大考验。从熟悉的学校来到陌生的环境,学生难免会产生好奇与不适应。为让学生尽快适应这种氛围,更好地完成学业,我仍打算从德育入手,特制定高一年级班主任具体德育工作计划。
一、德育工作规划指导思想:
依据《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围绕“爱国、荣校、崇尚科学”的主题,着重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文明行为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具体工作:
1.德育工作是我班主任工作计划中的重点。进一步强化行为规范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努力使班级成为行为规范示范班,让学生中涌现出众多“行为规范明星”,促使全体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人人争做文明公民。
2.借助“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体育奥运”——20届北京奥运会以及庆祝改革开放50周年的良好教育契机,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主题活动,将校本德育与社会德育有机融合。
3.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实习基地,有效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4.构建“温馨课堂”,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与支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5.以“学会感恩、关爱他人、懂得责任、恪守诚信”为本学期德育主题,推动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三、教育内容与措施:
1.利用下午班会和自习时间进行常规教育,尤其关注纪律、礼貌、劳动、学习等常规,使行为规范的培训常态化、规范化,夯实学生自我管理的基础。
2、班级开展以下活动:
-推进感恩教育活动,并精心策划感恩教育工作计划。
-组织缅怀先烈的扫墓活动以及学生社会调查活动。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组织老师、学生、家长在线阅读以及迎奥运征文活动。
-实施理想教育活动。
一、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因此作为班主任,我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跟踪他们的行为并及时矫正,主要措施如下:
1.每天与科任老师保持沟通、联系,及时发现学生的不当行为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以便及时进行教育、矫正。
2.遇到有安全隐患行为的同学,及时与其家长联系,通过家校合作共同教育,促使学生更快地改正。
3.规范课间活动,不喧闹、不追逐;不玩小石子等危险物品;不玩危险游戏等。
4.杜绝学生带小刀、刀片、危险玩具等有安全隐患的物品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