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转换学习方法,完成当天作业。
人格目标----有修养、有尊严的人。
2、明确规范。
仪表上——要干净整洁、不留长发怪发,不戴饰物。
语言上——要文明礼貌、不骂人、不说脏话等。
行为上——要高雅规范、不打架骂人、不乱扔乱丢、不抽烟喝酒、不好吃懒做。
学习上——要勤奋好学,上课不睡觉,作业不拖交,考试不舞弊。
课间上——要井然有序,不疯赶打,不串班,不在教学楼区域内开展体育活动。
集合上——动作要迅速,做到静齐快,不拖沓、不讲话。
3、建立制度,规范日常行为。
参考年级发的《班级一日常规》来指导学生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同时,在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框架下,建立班级章程,以《我订班规》为题写周记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规制定。
汇总后形成正式班级管理制度(班规及奖惩办法)。
人手一份,公布执行。
4、加强监督、落实制度、形成良性循环。
无论你的制度有多严、多细,缺少了监督就不会得到好的结果,为了让制度得到落实,让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
注重检查、反复训练。
做到一周一检查,一月一评比,严格要求,及时矫正,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可以建立了一个班长领头,老师参与,纪律委员、劳动委员记录的督察小组,每天考核、检查记录,并在教室里设置公示栏,将班规、每天考核结果都张贴在公示栏内,让学生一目了然。
这样,既增强了管理透明度,也促进学生自觉守纪,以免在公示栏中“榜上有名”,有利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和进取精神的增强。
5、培养班级集体人格,创造班级精神。
为使每个班级成员都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如提出了一个班级宣言:让班级因为我的努力而添光彩。
一方面,班主任以自身的情感的(如关心、同情、热爱等),个性的(如风度、气质、坚毅等)心理因素融进管理活动,乐意为班集体贡献力量,形成班集体的正确舆论并起到监督和调节作用。
另一方面,在学生日常学习活动中以小组、宿舍为单位,开展比、学、赶、帮、超的活动,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增强班级自豪感和学生的自信心。
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6、建立班干部队伍。
一开始可以自愿报名,试用,三周以后可以竞选方式建立班委会。
一定要把好品行关,坚决不能用“以夷制夷”的方法,特别是体委更不能让危险分子担任。
三、班主任工作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