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有过当班主任的经验,所以我深知自身提高的重要性。课余时间,我积极学习,在日常中反思自己一天工作中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假日不上班的时候,我也会给自己加课程,去其他学校取经,不断充实自己,进一步提高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能力。只有这样,我才能把工作做得满意,为学生打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这一学期已经过去,我期待着下一个学期的到来。我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切实履行好班主任的职责,愿下学期工作顺利,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88班班主任工作。转眼间,一学期又过去了,回顾这一学期的生活,我们班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历经了许多。
本班基本情况:
1.班级有67人,其中女生34人,男生33人。全班刚接手时,听说这个班初一很不错,但去年因换老师变成了最差的班级。纪律涣散,班干部不得力,学生们一个个感觉自己身处差班,灰头土脸,抬不起头,心灰意冷,让人看着心疼。
2.学生自觉性很差,集体观念淡薄,自私自利现象严重。男生不读书的现象很明显,有很多男生只知道玩耍无聊,甚至有一种无法无天、自命不凡的感觉,让人刚接手时无从下手。
3.卫生和坐姿都很差。教室里随时随地都有垃圾,整个教室看不到坐姿端正的学生,东倒西歪。学习氛围也很差。
针对以上种种情况,我采取了以下非常之办法:
一、注重班干部的培养
强调班干部的作用,培养他们作为班干部的自豪感。同时,及时告知班干部应该怎么做,强调班干部应培养自身的能力要素。
二、注重养成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的结合
1.狠抓教室卫生——禁止在教室吃零食,一旦发现,加倍请客。随时检查,若谁的课桌旁有垃圾,一旦发现罚扫教室一周,并且给乱丢垃圾的人冠以素质低的罪名。
狠抓精神面貌——坐姿一定要像个学生,精神状态要好,不准弯腰驼背,不准跷二郎腿,不准趴在桌子上。这两项我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才有所好转。
2.四月份,发现学生行为规范很不好,我只好拿出中华文化中老祖宗的东西来感化他们。我用读报时间亲自带学生读《弟子规》。一个月读完后,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变化。效果确实不错,学习氛围、纪律、行为习惯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奇迹般的改变。
3.5至7月份,我带学生读完《大学》,让他们明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4.班级管理实行小组负责制。每周进行评比,最后一名领罚。
5.不定期进行感恩教育。
6.每周看电影,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本学期看了《海洋天堂》《功夫梦》《小鬼当家》1 2、《猫头鹰战士》《忠犬八公》《加菲猫》《超狗任务》等,这些电影给学生的触动很大,有的甚至让他们哭得一塌糊涂。
通过这些简单而有效的措施,我班的自习纪律、卫生状况、学习状态都有了明显转变。
总之,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要带好一个班级确实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多想办法,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青年教师。
1.我每周没有工作计划和总结。我的工作基本上是政教处布置的各项任务,比如周日收缴管制刀具、周一参加升旗仪式、每天督促学生做好各项常规等。还有就是学生给我带来的各种难题,今天是学生不讲卫生,需要我监督他洗澡;明天可能是学生迟到需要我处理;后天可能是学生没有完成作业,需要我找他们谈心。
有时候计划好做一件事,可能学校临时通知要开会或要完成各种应付性材料等。比如,前段时间我准备写一篇读书心得,领导却让我完成一篇学校“五化”材料。我不得不先完成材料,再写自己的读书心得。
对于意外事件,我是这样处理的,很多上交的材料都是应付差事,网上简单下载、拼凑就可以应付。我才不相信领导有时间看每个学校的材料。要知道领导要做的事更多。我很多时候喜欢坐在教室里办公,将手机放在办公室里。等我回复的时候,领导可能把事情安排给别人做了。
我有个较好的习惯,就是像李镇西老师那样做到五个一:每天坚持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我基本上是按李老师的要求做的,读书远远超过一万字,很多时候一周左右看一本书。关于写作,我也坚持得不错,每天千余字,从20xx年底坚持到如今,在我新浪博客中已经有942篇教育叙事,点击率超过74万。博文不包括一些数学论文和发表的文章,以及应付检查类材料。
2.做正确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什么是正确的事?需要明确方向。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舵手,要把握好自己的方向。方向错了,事情做得再对也是徒劳。克尔凯郭尔曾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比喻人生:人生就像一个酒醉的农夫驾着马车回家,表面上是农夫驾马车,事实上是老马拖着农夫回家。因为农夫喝醉了,根本没有清醒的意识,然而老马识途,所以能够把农夫拖回家。一个人只有保持清醒,才能选择正确的事情,人生才有意义。每个人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做事不能稀里糊涂,尤其在决策的时候更要慎重。
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我从20xx年开始研究初中数学方面的各类问题,也发表了很多文章。我曾将教育叙事视为不入流的文章,没有涉足其中。从20xx年起重点研究班主任工作。做数学研究与班主任研究的时间冲突,现在看数学教育书籍和杂志的时间很少,也鲜有数学文章发表。原来每天订阅5本以上的数学杂志,如今只剩下一本在坚持订阅,实在是没有时间看这些杂志。有时想想我的转型是正确的吗?
“要使上司能发挥其所长,不能靠唯命是从,应该从正确的事情着手,并以上司能够接受的方式向其提出意见。”作为校办主任,我处理的都是校长布置的任务,很多事情都很急,经常是上午布置下午就要材料或结果。通常我会在不耽误课程的前提下加班加点,尽快将任务完成。当校长的指令与你内心的管理理念和发展意愿相违背时,我想自己也不会采取极端的方式处理问题,而是通过协商、交流的方式来达成共识。
3.我觉得自己大致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一是班级管理没有核心理念。经常想到什么做什么,班级管理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二是对待问题学生的处理,没有找到专业的方法。我也看过王晓春老师的《问题学生诊断手册》,但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方法。三是觉得改变、影响学生的能力有限。学生不喜欢讲话,通过一两次谈心,效果并不理想。有时还想人本是存在差异的,性格内向不能简单地说是坏事,内向的人可能思维能力更强,外向的人可能更轻浮。四是如何整合家庭、社会、学校各种资源,更好地教育学生。很多学生的父母离异、外出打工,社会舆论导向等对学生的成长不利。如何让三者形成合力,是我今后需要研究的课题。四是带班十多年,写了不少文章,如果整理这些材料,形成较好的讲义,也是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