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课衣着整洁,举止文明大方,教态自然。
4.尊重学生人格,不体罚或侮辱学生。
5.杜绝酒后进课堂。
(二)课堂教学方法要求
1.教师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按照学期教学计划有步骤、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杜绝漫不经心和随心所欲。
2.要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实践能力。
3.处理好讲练关系,坚持讲练结合,精讲多练。
4.既要重视教学法的研究,又要重视学法的研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5.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6.实施分层教学和分类指导,努力提高40分钟课堂教学质量。
三、规范作业布置与批改,强化学生作业检查与监控
(一)科学合理确定学生作业
1.学生作业范围包括教材上的习题、基础训练和教师选编的开放性拓展性习题。
2.学生作业分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两种形式,有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验作业等。
3.减少过多的机械重复训练,不为学生确定配套教材作业以外的试卷及其他练习。
(二)规范作业布置、批改、讲解与检查
考试成绩分析
本次其中考试成绩如下:一年级数学参考人数19人,总分869分,平均分45.74分,及格率31.58%。六年级数学参考人数21人,总分622分,平均分29.62分,及格率9.5%,优秀率9.5%。
通过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整体成绩不理想。相当一部分学生考试时间控制不当,无法在既定时间里完成作答,还有一部分一年级学生仅考了20多分钟就交卷了,影响了水平的发挥。试卷中最不理想的是计算题和应用题。
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如:学生不能认真审题,认真答题,体现在列式计算后不写单位名称。还有的在解应用题后不写答案等。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尤其是学困生的正确率太低,算理不明,不能灵活运用简便方法。部分学生能列出应用题的相应算式,但最后算错了。
4.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或训练不扎实。
5.学生对题型不够熟悉,在答题过程中表现出的自信心不够。
6.优秀率整体偏低,尖子生不突出,学困生数量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7.两极分化严重。学生间的两极分化严重,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优差悬殊,学困生很难跟上学习的步伐,给教学和辅导带来诸多不利。
今后教学中的改进措施
1.在教学中要实行分层教学,确保尖子生在打实基础的前提下,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