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习惯终身受益。
有些家长认为三年级了,他该自觉了不要管了。
如果你这样想,那苦恼的日子在后头。
你现在帮他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今后可以轻松,反之,你现在放手不管,那后面有更多让你手足无措的地方。
刚刚我们也谈到了孩子的差异造成,主要是习惯、态度的差异。
接下来,我就专门从培养孩子“抓紧时间不拖欠”这个方面来谈一谈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让孩子迅速开始。
有些同学在坐下开始做作业时,常表现出不能立刻进入全神贯注学习状态的特征:或东找西找学习用品;或东翻翻语文,西翻翻数学;或一会儿喝点水,一会儿吃点东西,一会儿瞄瞄电视,一会儿听听大人们闲聊,一会儿又插话……时间就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迅速开始做作业呢?第一,请你给孩子一个固定的学习的地方,一坐下来,就可以做作业了。
而其他事情,如看闲书、喝茶、聊天、吃点心什么的都必须到别的地方去。
长此以往,就给自己一个定势,一坐到熟悉的桌前,就能集中精力投入学习。
其次,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作业,时间一到,马上就做到桌前去。
渐渐地,大脑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一到时间,和学习有关的思维都被调动起来,做作业的效率也就高了。
第三,专门用来学习的地方,学习用品要备齐。
学习用品要井然有序地摆放在固定的地方,这样就可以节省许多找东西的时间和精力。
其次,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
学生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因而其注意的稳定性和集中性较差。
若环境中存在各种干扰性因素,小学生就易分心,而不肯做作业或不能及时做。
第三,做作业时一定要排除外界物质诱惑,使内心安静下来。
做作业时要尽量避免电视、电话的干扰。
若来了客人,又无法避开的,宁可先放下作业等客人走了再做,或对客人说明原因,请求谅解。
一边聊天一边做,得不偿失。
第三,不要在儿童做作业的时候批评、教育孩子,这样一来教育无效,二来作业效率低下,长此以往,还会导致作业与烦人的数落联系在一起,从而讨厌做作业。
在平时的学习中,其实我们老师的要求不是很高,不要求家长回家出题目更不要求家长批改等。
我只希望家长配合的是:
1、督促孩子细致及时完成作业,并请家长检查孩子的字是否已经认真书写。
2、督促孩子完成口头作业。
语文和数学不一样,没有厚积是不可能有薄发。
靠平时多读多积累。
该读的书,该背的背,一定要一丝不苟地让孩子读、背,毫不马虎和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