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提倡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在慈溪教育网上观看新课标解读的录像,尽可能地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学习、扩展的学习空间。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及一些理论的基础上,组织了几位教师围绕课题上研讨课。
在教学中,教师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钻研教材,驾驭教材,在领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
在教学中,老师们也都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中领会知识、感悟知识。
如施秦挺老师执教的《认识元、角、分》一课,施老师精心设计教案,由旧知迁移到新知、由扶到放、由小组合作到独立探索,整堂课始终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能力和方法指导。
再如《》一课,钱老师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利息问题,精心设计和收集很多信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素材中自然地提出了数学问题。
整堂课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这一数学新课程理念。
当然,这几节课中也有不足之处,如:如何有效地指导、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如何合理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在运用新理念进行教学时,处理好“双基”教学?等等,这些问题有待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给予解决。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深刻地反思我的数学教学历程,从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和理解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建立起新的小学数学教学观。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在小学数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下面是我在本次杜相梅老师的培训过程中得出的一些教学经验和方法。
一、教学设计要注重“生成”与“预设”。
“生成”指事物的发生、形成、达成的成果。
“预设”在这里指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落实要到位。
目前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反映在课程上:教学内容相对偏窄,偏深,偏旧;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动力;对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关注较多,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情感关注较少;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