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读完一本书会有很多感触,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阅读感悟,欢迎阅读与收藏,供大家参考。
在《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这本书中,作者分享了47篇随笔和小故事,或是让人忍俊不禁,或是让人潸然泪下,或是让人茅塞顿开,曾被《人民日报》盛赞为“改变千万热血青年的思维轨迹”。看完这本书,你就会恍然发现这些一直困扰你的问题:为什么你一直努力,却还是没有满意的结果?为什么你每天都很忙碌,却始终看不到终点?你是真的努力,还是,只是看起来很努力??2016考研征途中,你会努力吗?
努力,需要静下心来专心学习
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子考了四次四级,还没过,笔记记满了厚厚的一大本,单词书背了无数遍,真题做的连答案都能背下来了,还是考不过?这简直是一件让人不可相信的事情。正如作者说的那样“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医生知道病人有病,但就是不知道如何去医治他一样”。“对这个世界而言,没有什么果是没有因的,即使现在因看不出来,但也一定是存在的”,原来这位同学是学生会主席,活动多,交际广,对英语学习就只是草草做做真题,记记答案,根本没有多少静处的时间来好好思考。而英语,绝对是需要独处反思才能学好的一门知识。
考研,更是需要在独处中认真思考、反思的一件事。你一定不能只是在脑海中留下“我这么努力的做了一套题”、“我这么努力的背了一本书”的意念仅此而已,不能像书中的女孩一样“她告诉很多热自己报了一个英语班,可是几乎从来没有上过课;找很多人探讨过怎么学英语,但是从来没有真正记住点什么”。考研,“骗别人很容易,骗自己更容易,可是,骗这个世界的因果,有点难”。
考研,需要摒弃诱惑
在漫漫的考研征途中,你需要的是一如既往的认真和如苦行僧般的坚守。不要像书中的故事主人公那样虽然看起来很努力,“带了会计书、英语书、考试卷子,可是,这一切都没有用,因为她还带了手机”。每天心里想着学习,学习,但却是天天“熬夜点赞”,“看起来在图书馆坐了一天,却真的只是坐了一天”。
每个人的身边都不乏这样的两类人:一种每天笔记记得很认真,但是考试成绩老是不理想;一种看起来并不怎么学习的人,考试成绩却总是非常的好。在书中,作者分析“很多人把他们定义为聪明,而我认为,他们只是在学习的时候,摒弃了诱惑一心一意的在努力,那些努力没有让别人看到,那段时间也没有其他的干扰”。
只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因此,2016正在考研的你,学习之前,是否制定好了计划?有没有监督自己每天都学到了什么?背下来什么,又掌握了哪些知识点?记住:没有目标的努力,没有计划的奋斗,“都只是作秀而已”。想要让你的考研梦想真的做到成功,你就必须学会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读而思
“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读到这几个字的时候,我正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无论是工作还是感情都处于一个低谷期。每天看似忙碌的生活,其实只是用忙碌在掩藏另外一种形式的空虚而已。工作以后多久我们没有享受过“成功”的喜悦了,多久没有因为自己的一点坚持和进步高兴了,多久没有做让自己骄傲的事情了,多久我们没有跟身边的朋友分享幸福的味道了,多久我们没有给自己鼓掌了,多久我们没有从心底由衷的告诉家人在外面很幸福了,又有多久没有鼓励身边的人要自立自强、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了,多久我们没有成为身边朋友温暖的港湾了,又有多久我们没有自己感动自己到落泪了......这一切都源于我们自己,源于我们没有全力以赴去做得更好,因为我们本可以再走心一点,再努力一点,这一切让我们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很努力,但是,我们的心告诉我们,我们本可以更走心的努力,更踏实的做好每一件手头的事情,我们只是疲于应付事情,没有让我们真心的肯定自己,这一切都只会让我们更加焦虑。
关于梦想和奋斗
拖延和等待,是世界上最容易压垮一个人斗志的东西。微信和微博,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社交的主旋律,无论是在地铁上,公交车上,甚至走上马路上,吃饭的餐桌上,朋友的聚会上,我们都在忙着看微信,我们的朋友圈子似乎都很上进,似乎是利用碎片的时间抓紧了解世界大事,可以再多的内容似乎也掩盖不了我们内心的空虚。时间的碎片化,似乎也预示着知识的碎片化,没有深度阅读,我们不可能建立起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我们只是浅尝辄止的品茶而已,对我们本身的学习和工作来说,似乎没有什么帮助,我们不禁问自己,我已经这么努力了,为什么感觉自己更加空虚,这些源于我们没有一条主旋律,没有为自己设定人生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奔着我们的目标去努力,正因为没有目标,所以我们经常被沿途的野花吸引,在路上逗留的时间越多,我们的目标越不清晰,久而久之,我们只是疲于应付生活和工作提出的要求了,久而久之我们已经成为了时间的奴隶。
在我么的身边,不缺乏有想法、有抱负的人,而且这样的人特别的多,也非常的聪明,但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大多这样的人都一事无成,为什么呢?原来我们身边缺少的是去执行的人,确认方向是正确的以后,就去做吧,说再多的东西都是阻碍执行的绊脚石,不要再找那么多的借口,Just do it!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我经常会接触到很多的企业家,很多的创业者,我特别喜欢问他们一个问题: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行业去创业?得到的回答大都是:没有想太多,觉得这是一个有意义的事情,就去做了,没想到自己能做到现在的样子,超出了预期。我喜欢投行的工作,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接触了不同行业的创业者,他们是人生理念的践行者,而不是一个思想家和口才家,从他们的人生故事中,我非常的感动,感动于中国乃至世界是他们推动进步的,他们给我们、给家庭、给子女、给社会做出了榜样,也会让自己自省,让自己不断的改变自身的惰性,让自己变成一个越来越好的人!很多企业,喜欢招聘退伍军人,因为他们具有那种:不放弃,坚决执行,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找借口,往往他们成功了。
执行永远是开在成功路上的鲜花。确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然后去执行,或许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我们会走很多的弯路,但是人生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是一个认识世界的过程。很多人都说,我已经过了30岁了,青春已经没有了,人生也就这样了,我想说的是,人生的每一天都是全新的,褚橙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有的人拥有青春的年龄但是心已经进入了坟墓,有的人拥有岁月给予的皱纹,但是却拥有青春的心态,人生什么时候都不晚,从现在开始就行动吧!
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我们会孤独寂寞冷,我们会想要放弃,我们会经受很多生活的磨练,这些都是人生必经的阶段和经历,只要我们不忘初心,每天都去学习和努力,总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因果。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的人生总会让我们遗憾,不希望我们老了回忆的时候,满满的都是遗憾。
确定的目标,接下来就是努力了。对自己狠一点,走心的努力才会开出幸福的鲜花,结出希望的硕果。我们可以骗得了被人,却骗不了自己的内心和生活,拥抱理想,走心的努力!
很多女孩子都是女汉纸,在追梦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在偌大的城市里似乎还是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深夜的痛哭谁没有过,看着车水马龙的深圳,看着街上开着豪车载着自己的白富美,告诉我们自己,我的他也像我一样在默默的努力着。多少次,我们告诉父母我们很好,衣食无忧,只是,那样坚定的梦想,我们追梦的脚步从没有停下过,梦想是我们最大的安全感。我们也会感叹:没有了青春,梦想还没有实现,我们该怎么办,放弃吗?每当这个时候,我们总还会微笑着说,坚持吧!
爱情和承诺——不后悔,就值得
关于的爱情的话题,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体会和感悟。生命中总会有一些人让我们插肩而过,生命中任何走来的人,只要她曾经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你就没爱错人。人生本来就孤独,任何陪自己走完一段寂寞时光的人,都应该用心感激。有些人总会遇见几个不对的,再遇见一些不爱的,才能找到最好的。爱情是把双刃剑,离家的时候,总会在我们的心上留下无数的忧伤。你走不出来,只是因为时间不够长,还没有冲淡一些东西。慢慢来,时间会带走该带走的,留下最精华的。其实我们比想象中的坚强,即使生活把我们弄得遍体鳞伤,我们依旧相信这世界的美好,依旧相信下一个路口遇见你!
有人说,谈恋爱的人和结婚的人不是一个,最爱的人也不会是你婚姻中的另一半,甚至有人说,不要和最爱的人结婚。对这些话,我到现在还没有理解这些话的意思,对我来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可想象的。很多女孩子说,到了这个年龄(27岁以上)谈爱情太奢侈了,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更是奢侈,已经没有勇气再去全心全意的付出了,找一个差不多的人结婚就好了。感情不能将就,婚姻不能太过随意,还是认真对待,就像从来没有受过伤害一样。还记得玉征说过,婚姻是爱情的开始。
一闺蜜,和男朋友谈恋爱多年,等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发现自己不爱他了,年龄也已经很大了,已经没有勇气再去重新认识一个人,再去开始一段新的感情的勇气了。这样的事情,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有时候觉得爱情好操蛋啊!
亲情和友情——为他们多做一些
我的亲情和友情观很简单,为他们多做一些,让自己越来越强大一些,需要你的时候,自己有能力去帮助他们。不希望,他们遇到事情的时候,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自己不要无能为力才好,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让人自杀的心情都有了!
这两天读了李尚龙的《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读这本书是因为书名吸引了我。但当我读了第一篇文字的时候,基本没有什么共鸣,书中说的“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好像在我这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儿。看到第二章“你以为你在合群,你在浪费生命”的时候有了些共鸣,因为我也算是一个不合群的人,但觉得作者有点偏激,说话太绝对,感觉作者就是一个典型的传统老师形象。慢慢看下去才发现作者和我预想的相差太多。
大冰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野生作家,之前读他的《他们最幸福》,读得我热血沸腾。在这本书中我也隐约看到了大冰的影子。作者自称是一个英语老师、导演,但我更愿意把他们这种人叫做侠客。越往后阅读,我就越喜欢这个作者,因为他身上有我看中的特质——任性、折腾。很喜欢书中的一个个故事,当看到作者从军校退学,就觉得这个人不简单,因为我可能没有这种勇气;看到书中写亲情的一段时,着实有些沉重,毕竟在中国,“百善孝为先”的想法深入骨髓,有多少人在父母“为你好”的种种行为下牺牲了自己的自由;看到作者说“别和太爱的人结婚”时,虽然不能完全认同,却也是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