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阅读与理解。(22分)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10分)
①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②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笫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昐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③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既然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④“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旅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⑤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致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1)写出文中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
(2)将选文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①-③自然段)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第二部分(④-⑤自然段)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
(3)第②自然段中下划线的“至少”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4)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之所以说地球“可爱”是因为________,而“破碎"“在这里指________,突出了________的重要性、紧迫性。
(5)请你针对生活中有关破坏地球的现象,写一条环保标语吧!
10.阅读理解。
武汉的夏天
武汉夏天的热,好像尽人皆知。到底有多热?热到什么程度?热得有多么难受?武汉人倒没有外地人表达得传神。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问我:现在武汉的夏天热吧?我答:热。于光远先生说:热得怎样?我答:42摄氏度的高温连续几个星期。
于光远先生笑着摇头,讲述了这么一段往事:1956年的夏天,于光远先生应遨去武汉做报告。武汉三镇,数武昌凉快一些,有偌大的东湖,有几十所大专院校,校园都搞绿化,因此式昌比汉口、汉阳都要凉快。报告就安排在武昌讲。那个时侯,大礼堂一般都没有空调设备,电扇也不多,吹出来的还是热风,所以报告就安排在室外进行。到了做报告的时侯,于光远先生一看,是在东湖的游泳池里。于光远先生坐在游泳池边沿讲活,听报告的人黑压压一片,都站在游泳池里。听的人倒不错,独热坏了于光远先生一个人。于光远先生走遍天南海北,如今已八十多岁,所经历的最热也就是武汉的这一次了。
另一个朋友,北方人,大夏天不幸被派到武汉出公差。临行前害怕武汉的热,找到武汉人打听,去了武汉住哪里比较凉快?别人告诉他如果是出公差住不起大饭店,最好就住长江边的招待所,江边总是比较凉快的。朋友来到武汉,然就寻到长江边上的一家招待所住宿。到了晩上,又热又闷,人躺下不一刻,草席上就是一个人的印迹,汗水洇的。电扇打开,热风烫面,只好关掉,一夜根转,痛苦难当。
第二天的晚上,朋友困极累极,来到长江边上,只见江边坐满了乘凉的人,他也试着坐坐,不行,依然是热得要命,且还有蚊虫叮咬。万般无奈,朋友急中生智:到长江里头去睡。朋友寻来一段绳索,再连接上自己的皮带,一头系在江岸的铁锚上,一头套住自己的脖子,人就坐进江水里,在水面露出鼻孔呼吸,这样才迷迷糊糊地得以打几个盹儿。天亮之后,朋友不顾一切,仓促北逃。
从此,一提起武汉的夏天,朋友有如谈虎,必然色变。他这一辈子,无论如何,是绝对不会在夏天来武汉的了。
(1)解释下列词语。
尽人皆知:________
急中生智:________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句中连用三个“?”有什么作用?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武汉没有连续几个星期都是42摄氏度的高温天气
B.1956年的夏天,于光远先生应邀去武汉做报告,是在江边做的
C.作者的朋友大夏天去武汉出差,晚上住在江边很凉快
D.作者的朋友到武汉出差,只待了两天就热得受不了,仓促北逃
(4)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这处细节描写主要写了________的情景,其作用是________。
(5)本文围绕”武汉夏天的热”讲了哪几件事?请简单地概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