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课上,老师对植物的讲解把我带到植物世界里。听完课,我动了心,决心种点什么,仔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
回到家,我找到了两个花盆,满心欢喜地种下了辣椒籽。下种后,我每天都要给它们浇些水,盼望种子早些发芽。一天中午,弟弟告诉我花盆里出小苗了,我飞一般地跑到窗台前,只见一棵小嫩芽拱出了土,又过了两天,好几棵小芽出来了。小芽越来越多,我给小辣椒苗间苗,把太密的小苗小心翼翼地拔掉一些。
到了盛夏,每株辣椒就长到半尺多高了,它们的茎上都缀满了欲放的花苞。几天后,一朵朵雪白的小花先后开放了。又过了四五天,辣椒开始结果,青绿的椭圆形的小辣椒一个个缀在茎上,真惹人喜爱。
秋风吹进窗来,带进一股香气,辣椒开始由青变红,看上去更令人喜爱。一个个两寸多长的小辣椒挂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培育。收获的时节到了,我满怀欣喜地把成熟的辣椒一个个摘下,竟收了小半筐。
我看着筐里的辣椒,心想:这多有意思呀!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实践又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找出文中点明中心的句子。
(2)本文主要是按照________顺序写的。试归纳出作者种植辣椒的步骤: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4)说说你从作者种辣椒的经历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周庄
周庄是典型的江南古镇,有独特的镇貌民风。“水”当然是这里的一大特色。碧水环绕整个周庄,“井”字形河道从古镇中间穿过,又把古镇与临近的湖水连接起来,给人一种“巷在水中,镇在湖中”的感觉。微风吹过,那些岸上的石桥、绿树和蓝天在波动的水中映出一个个(漂飘)动的倒影。
有水必有桥。“桥”是周庄的又一特色,仅宋、元、明、清几代所建和修复的桥就有几十座。这些造型各异、千姿百态的石桥跨越在河道的两岸。
走在(侠狭)窄的小道上,沿街尽是一排排、一座座粉墙黛瓦的江南古宅,古朴典雅。在这些古色古香的住宅中,周庄的“厅”更是名不虚传。张厅、沈厅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厅,建筑风格独特,江南的亭台楼阁几乎都汇入了这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厅中。
周庄的水、桥、厅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难怪到过周庄的许多外国朋友都伸出大拇指,称周庄是“东方的威尼斯”。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字。
(2)联系上下文解释“名不虚传”一词,再写一个与它意思相反的词。
(3)如果说周庄的“水”用“纵横交错”来形容的话,那么周庄的“桥”和“厅”的特点分别可以用“________”和“________”来概括。
(4)短文写了周庄的哪些特色?哪些特色最能说明周庄是“东方的威尼斯”?
(5)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8.课外阅读。
做陶器(节选)
我不知用了多少笨拙的方法去调合陶土,也不知做出了多少奇形怪状的丑陋的家伙;有多少因为陶土太软,吃不住本身的重量,不是凹进去,就是凸出来,根本不合用;又有多少因为晒得太早,太阳热力过猛而晒裂了;也有多少在晒干后一搬动就碎裂了。一句话,我费了很大的力气去找陶土,找到后把土挖出来,调合好,运回家,再做成泥瓮。结果,我工作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才做成两只大瓦罐,样子非常难看,简直无法把它们叫作缸。
我大缸做得不成功,但那些小器皿却做得还像样,像那些小圆罐、盘子、水罐、小瓦锅等等,总之,一切我随手做出来的东西,都还不错,而且,由于阳光强烈,这些瓦罐都晒得特别坚硬。
但我还没有达到我的最终目的。这些容器只能用来装东西,不能用来装流质放在火上烧,而这才是我真正的目的。过了些时候,一次我偶然生起一大堆火煮东西,煮完后我就去灭火,忽然发现火堆里有一块陶器的碎片,被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像砖一样红。这一发现使我惊喜万分。我对自己说,破陶器能烧,整只陶器当然也能烧了。
于是我开始研究如何控制火力,给自己烧出几只锅子来。
(1)鲁滨孙是在________发现了烧制陶器的方法。
(2)鲁滨孙制造陶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3)通过不懈的努力,鲁滨孙终于成功了,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示?